1.现货原油的升跌价格波动主要与什么有关?

2.5年后,中国大陆什么行业最吃香?应向哪方面发展?

3.紧急通知!国际油价再次暴跌,会有哪些影响?

4.我国油气发展战略研究

5.影响石油价格涨跌的因素有哪些?

原油价格的下降会促使人们对别的替代能源的开发_原油价格的下降会促进人们对别的替代能源的开发

进入21世纪以来,国际原油价格居高不下,太阳能、风能、潮汐能等开发利用尚不能普及,而各国对环境保护的要求在不断的提高,因此,如何开发替代能源的问题受到各国普遍关注。许多国家将加快发展可再生能源作为发展替代能源的重要战略,生物能源是其中发展最快的领域。目前的液体生物燃料主要有生物燃料乙醇和生物柴油。

在我国,生物能源的利用也越来越受到重视。但在我国人多地少的特殊背景下,生物燃料的快速发展面临着粮食安全问题。2007年,国内物价急剧上涨,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是推广燃料乙醇产业发展而导致市场粮食供给短缺形成的。为寻找替代能源,消化部分陈化粮,中央财政曾投入国债资金4.8亿元,用于河南、安徽、吉林三省燃料乙醇企业建设,对试点企业免征燃料乙醇5%的消费税。自2002年试点以来,燃料乙醇定点生产企业共减免两税1.9亿元。为鼓励玉米加工乙醇,国家有关部门还为定点乙醇生产企业提供专项补贴。此外,国家还以7173元/t的价格包销产品。试点推广几年下来,随着燃料乙醇产量增加,陈化粮库存骤减,仅有的少部分陈化粮炼制完后,试点企业开始将大量新粮用于乙醇生产,在试点地区便出现了大量粮农把家里的粮食纷纷卖出的局面,导致我国各类粮食价格上涨迅速,生物能源的发展遇到了与民争食的问题。

1、我国生物燃料发展的基本形势

生物燃料属于生物能源,是以生物质为载体的能源,与风能、太阳能等都属于可再生能源。由于其有利于保护环境和实现可持续发展,在经济高速增长与能源短缺的情景下,受到许多国家的重视,成为各国替代能源战略的重要领域。我国生物能源的发展起步比较晚,但发展比较迅速。

1.1我国生物能源发展的基本情况。具有可再生性的生物燃料乙醇被认为最具发展前景,也是目前世界上生产规模最大的生物质能源。燃料乙醇的生产主要是以玉米、小麦等陈化粮为主要原料,按10%的配比与汽油混合制造汽车燃料,既节省原油,又在减少汽油燃烧对大气污染的同时,提高燃烧效率。我国从2001年开始发展燃料乙醇,虽然起步晚,但发展快,目前已成为仅次于美国、巴西的世界第三大燃料乙醇生产国。我国现有的四个工厂,2006年生产的102万t乙醇中,80多万t是用玉米生产的,还有20万t是用其他粮食和薯类作物。

1.2我国生物能源发展迅速。我国燃料乙醇生产企业主要有指定的河南、安徽、吉林和黑龙江等省的4家企业。从产量上来看,我国燃料乙醇产量已经从2003年的7万t,一路飙升至2006年的102万t;从消费量来看,燃料乙醇的消费量已占全国汽油消费量的20%以上;从产能来看,全国生物乙醇生产能力已经达150万t,加上意向建设产能达1000万t(远远超出中央制定的未来“五年”的500万t)。此外,一些地方正变换着花样,以更加隐蔽的方式规避国家立项门槛的严格限制,毫无顾忌地继续上马粮食转换项目,而在全国范围内,这样的工程项目正迅速地扩大着数量。因此,我国生物能源发展的潜在问题,已不单是一个1000多万t的产能问题。

1.3我国生物能源的发展有危及粮食安全的倾向。我国生物能源迅速发展的一个潜在问题是危及粮食安全。世界上用玉米生产生物燃料的做法比较普遍,在目前生产技术条件下,每生产1t生物乙醇,要耗用粮食3-4t。“粮食能源化”正引发中国粮食市场的巨大变动,而当市场供需失衡时,即便1‰的缺口也会产生意想不到的连锁反应。最初,乙醇生产以国内囤积的近1亿t陈化粮为原料,而目前陈化粮已基本消化完毕,乙醇生产开始转向使用新粮,这无疑对国家的粮食安全问题埋下了隐患。以东北吉林省的榆树市为例,近几年来,该市连续成为“全国产粮第一县市”,每年粮食产量240万t,其中玉米180万t。该市有在建的两大生物质能源工程,如果这两大工程全面完工,全市的玉米都不能满足这两个工程的需要,需要从外面调进。按照,这两个工程一期要各自“吃”掉玉米60万t,二期建成后则都是100万t。由此可见,发展生物能源需要消耗大量的粮食,从而可能危及我国的粮食安全。

2、发展生物能源对粮食安全的影响。生物能源的发展虽然可以替代部分石化能源,有利于保护环境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缓解能源危机,但也会带来许多负面影响。

2.1导致农副产品价格上涨。玉米是东北三大省的优势,长期以来,大量的玉米被调往南方地区,用于生产加工饲料。而在发展生物乙醇的利益驱使下,东北玉米不仅调往南方骤减,而且当地饲料厂也购不到合理的粮食,致使养殖企业饲料短缺,直接造成了养殖业的成本上升。粮食和其他农副产品关乎13亿人口的生存,如果大量靠玉米、油菜解决能源问题,将会带来一场人为灾难。在我国粮食供给处于紧平衡的形势下,随着这些农副产品的价格上涨,其他商品的价格也就随之水涨船高。正常经济运行受阻,市场不再良性循环,负面影响很快波及整个生产链,从而影响整个国家的经济和社会稳定。

2.2不利于农业结构调整和玉米加工产业的健康发展。目前,许多地方出现一哄而起、盲目建设玉米加工企业的势头,这不仅不利于农业结构调整,也不利于玉米加工产业的健康发展,并有可能引发国家粮食安全问题。随着玉米价格飙升,2007年更多的东北农户改种了玉米,而放弃价格异常波动,且田间管理困难的大豆种植。2006年,中国玉米总产量1.42亿t,比2005年增加300万t,消费量为1.37亿t。除了口粮玉米稳中趋降以外,饲料用玉米和工业用玉米都在不断增长,按照这种趋势,中国很可能成为玉米净进口国,如不加以控制,燃料乙醇的发展,可能引发国家粮食安全问题。

2.3使维护国家粮食安全的耕地更加得不到保障。2006年,中国的汽油消费量约为4600万t,按照年平均增长率5%计算,2010年汽油消费量将达到5700万t左右。如果按10%的燃料乙醇添加汽油计算,目前折合全国需求燃料乙醇在460万t,2010年会达到570万t。以每1t燃料乙醇消耗玉米3.5t计算,570万t燃料乙醇折合需消耗玉米1995万t。中国玉米年产量按照1.4亿t计算,燃料乙醇用玉米将占玉米总产量的14.25%。玉米单产按6000kg/hm2计算,1995万t玉米折合占用耕地33.23万hm2,相当于全国现有耕地总面积的2.72%,而2.72%的耕地差不多可以养活3500万的人口,也就是目前人口的10%左右。只要石油价格不低于每桶35美元,粮食价格不超过1400元/t,利用粮食转化成石化产品对企业和农户都是有效益的,这样,市场机制将会诱导大量的耕地去生产生物能源的原料,从而难以保障维护国家粮食安全的耕地。

3、在较长的一个时期里,我国的粮食供给并不乐观,在中国使用玉米为原料发展生物能源的空间是十分有限。虽然发展生物能源是我国替代能源战略的重要领域,但其发展有可能危及我国粮食安全,因此面对这一新兴产业,我们应该根据国情理性对待。

3.1不能照搬美国、巴西发展生物能源的经验。虽然我国有发展生物质能源的必要性和一定可行性,并且具有一些潜在优势,但也不能像美国、巴西等国家一样来发展生物能源,其理由是我国的国情与美国和巴西不同。这些国家有着丰富的耕地和水,它们可用50%的玉米储备来生产燃料乙醇,而在我国却无法办到。我国耕地本来就贫乏,人均耕地不及世界平均的1/2,现在乃至今后,我国耕地还会因城市化、工业占地而逐渐减少。与之同时,强大的人口压力进一步激化了人地关系的紧张态势。

3.2不能依靠国际粮食市场来解决中国的粮食问题。粮食安全不仅是指粮食的数量供给安全,而且指粮食的价格安全。一种生活必需品如果价格上涨过快,肯定会严重干扰民生,引发民众的紧张心理,进而有可能成为社会危机。如中国的粮食需求也大量依赖世界市场,由于大国效应,可以预料,世界粮价将上涨更多,这反过来也会促进中国的粮价上涨,增大中国老百姓的日常生活压力。

3.3“发展”与“”之间的矛盾有待于进一步解决燃料乙醇的发展遇到了与民争食争地的问题。面对这一问题,提出将停止在建的粮食乙醇燃料项目,在不得占用耕地,不得消耗粮食,不得破坏生态环境的原则下,坚持发展非粮燃料乙醇。其重心是为燃料乙醇项目紧急“刹车”,事实上,已经多次要求新上燃料乙醇项目“刹车”,然而,效果不尽人意。如何破解隐藏在问题背后的“发展”与“”之间矛盾,需要国家有关部门用更长的时间来求解。

3.4我国匮乏可能会产生粮食乙醇路线与民争食的问题。虽然从理论上讲我国不具备大规模发展生物能源的可行性,但我国的国情决定我国又不得不发展生物能源。近年来由于发展生物燃料,2006年和2007年,玉米供应紧张,价格随之上涨。处在生物能源发展的早期尚且如此,将来随着国家发展生物能源的规划逐步实施,如果对发展生物能源不加以规范和管理,情况将会更加严重。因此,如果能够做到生物能源不与人争粮(油)、不与粮争地,就可以突破生物能源关键限制的原料保证。但我们知道,无论是发展生物能源对化石能源的直接替代,还是发展生物化工对化石能源的间接替代,在总体匮乏的情况下,做到这一点是比较难的。

3.5要注意生物能源的石油替代导致农产品价格提高的可能及后果。我国生物能源的规模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在生物能源和石油替代的鼓励政策上,必须十分慎重和具有选择性。“十一五”期间,中国发展600万t燃料乙醇,到2020年发展燃料乙醇至1500万t,生物柴油500万t。这一规模可能还不至于严重威胁粮食安全。但如果国际原油价格持续走在高位,不用鼓励,在市场利益的驱动下,一定会有更多的农田和农民转向“种石油”,进而可能导致粮食短缺。到那时候,需要做的,就是如何防范农民盲目逐利和应付食品价格上涨,维护经济和社会的稳定。因此,在扶持发展生物能源的过程中,应当把握几个基本原则:不能与粮食争夺土地,防止过度投资;在不危及粮食安全的前提下,把能源替代的发展方向要作为长期战略;尽管我国面临严峻的能源安全形势,但是粮食安全永远都比能源安全重要。

4、在不影响粮食安全的前提下谨慎发展生物能源。现阶段,我国发展生物柴油的瓶颈是原料,即原料的数量和价格。在我国总体上人多地少,农业后备不足、粮食供应将处于紧平衡状态的情况下,使用玉米等粮食为原料发展生物能源的空间是十分有限的,必须寻求其他替代作物。

4.1尽快制定保障可再生能源法,顺利实施的细则和配套政策。2006年1月1日起,中国《可再生能源法》正式实施。它无疑使得在较大规模上发展生物质能源和迅速创立相关市场成为可能。目前要加紧有关方面实施细则的制定,以使之早日出台。实施细则至少应该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一是限制甚至禁止以粮食为原料发展生物能源;二是国家从财政、税收以及融资渠道上对发展非粮燃料乙醇给予支持;三是支持和鼓励非粮生物能源作物技术的开发;四是对开发冬闲田、盐碱地、荒山等未利用的土地建设生物能源与生物化工原料基地的农户和企业以及其他组织,将视情况给予适当补助。五是设置严格的市场准入制度。

4.2大力发展非粮能源作物,兴建能源作物基地以粮食为原料发展生物能源并不是长久之策,应当另找出路。我国生物质丰富,生物能开发潜力巨大。我国尚有宜林荒山荒地5400多万hm2,还有近1亿hm2盐碱地、沙地和矿山、油田复垦地等边际性土地,可以考虑发展利用这些土地,大力发展非粮能源作物,如木薯、甘蔗、甜高粱等非粮原料,因为它们大多生长在盐碱地、荒地荒山上,利用这些东西,把它们转变成生物燃料,这样既能解决解决燃料乙醇原料成本高、原料有限问题,又不与主要的粮食作物争地[7]。还可以考虑将部分宜林荒山荒地发展成为能源林,比如广泛生长在我国南方的麻疯树,它可以种植在那些不适于种植粮食作物的贫瘠土地上,而且大面积推广可以使贫瘠的土地重新变得肥沃。正是因为麻疯树可以提供优质的生物燃料,印度和其他一些国家也已经开始麻疯树种植的研究。

4.3大力发展非粮生物能源作物开发的技术。新技术的开发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解决生物燃料生产的原料供应问题。目前生产生物燃料大多使用的是粮食,但在我国利用粮食为原料发展生物能源是不现实的。而通过发展非粮植物来发展生物燃料,关键是要开发出能将这些非粮作物有效地转化为生物能源的技术。目前我国已自主开发了以甜高粱茎秆为原料生产燃料乙醇的技术,并已在有关地方开展了生产试点。同时我国专家开展了秸秆制取燃料乙醇的技术研究开发,现已在安徽形成年产600t的试验生产能力。但以农作物秸秆为原料生产燃料乙醇,涉及到秸秆的收集、生产技术的开发、生产设备的制造、生产工厂的建设等,不过现已有初步的进展。我国在用甘蔗生产燃料乙醇方面还是空白。我国广西、云南、贵州等地都种植甘蔗,甘蔗不仅可以制取乙醇,而且甘蔗渣可以用于制取生物柴油。同时以木薯为原料生产燃料乙醇也应当成为我国主要的发展方向之一,因为生产木薯基本上不与粮食争地,而且我国广东、广西、福建、云南甚至湖南、四川等地都可以广泛种植。

4.4要加强监管职能。我国的经济发展日益市场化,市场的力量越来越大,但在发展生物能源方面,不能完全相信市场,要进行必要的干预,否则可能会危及到粮食安全。因为不管是从企业的角度来讲,还是从农户个人来看,只要市场价格合适,规模加工燃料乙醇的生产线除了使用非粮作物,还会吸入许多种粮食,就会演变成直接拿粮食去转化生物能源。在农产品总量受耕地面积限制的情况下,这会引发一系列经济、政治和社会问题。

现货原油的升跌价格波动主要与什么有关?

这是2个资料,网上找的,这东西没人会写,你修改修改,我看就行了

世界经济可望继续保持繁荣,但高油价、对战略性的恶性竞争、国际贸易保护主义对世界经济的不利影响趋于上升。

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今年和明年世界经济增长率将达到4.5%。世界经济在去年第三、四两个季度和今年第一个季度连续三个季度达到5%的年增长率后,今年第二季度的增长率回落到2?5%。美、日、欧三大经济体的增长速度在进入今年第二季度后同时放缓。按年率计算,美国经济增长速度从今年第一季度的 4?5%下降到第二季度的2?8%。不过,由于消费支出在7月份之后重新出现增长,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对今年美国经济仍表示谨慎乐观,预计全年将达 4?3%。日本去年第四季度和今年第一季度的经济增长年率均达到了6%,但今年第二季度跌至1?7%,重新唤起人们对日本经济能否保持持续复苏的忧虑。欧元区今年上半年的年增长率达到2?3%,尽管欧洲最大经济体德国的消费支出、出口需求等均停滞不前。世界经济中的另一个积极动向是中国宏观经济调控避免了硬着陆,在初步抑制了经济过热现象的同时仍保持快速发展;加拿大、印度、俄罗斯等经济增长亦很强劲。总体而言,世界经济这一轮复苏仍有望持续。与此同时,制约世界经济增长的负面因素的作用也在趋于上升,其中比较显著的问题是能源和原材料价格居高不下,对战略性的争夺引发恶性竞争迹象,贸易保护主义上扬。

国际能源和原材料价格持续攀升对世界经济增长的不利影响日益突出。尽管世界经济经过结构性改革,对石油危机的吸收能力比20多年前的大为提高,但国际原油价格的过快增长,对世界经济增长构成的抑制作用和通胀压力仍不容忽视。不仅如此,世界各国经济对高油价的承受力很不均衡。经过 30多年的努力,发达经济体由于替代能源、低能耗的高新技术和第三产业的发展,抵御高油价冲击的能力相对较高。而新兴工业国家如中国、韩国等严重依赖制造业的经济,对能源和原材料价格上升的敏感性则比发达国家高得多。由于新兴工业国家当前对世界经济增长的支撑作用与日俱增,高油价的冲击如转变为经济危机,对世界经济将是沉重打击。世界经济复苏过程中的需求上升是国际能源和原材料价格的直接拉动因素,发达国家和中国、印度、巴西等发展中国家近来对石油、原材料的需求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

经济层面的供求关系并非解释国际能源和原材料价格上升及其对世界经济增长负面影响的惟一因素。当前世界经济发展面临的制约还来自国际战略因素。某些国际势力对于一些国家的迅速发展怀有不健康的心态,试图通过控制世界战略性维护自身地位,制约他国的发展。美国发动伊拉克战争的一个重要目的是加强对中东石油的控制。日本在中俄石油合作问题上搅局,亦有长远的战略考虑。这些因素对国际能源价格的走高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其一,加剧了石油产地如中东地区的动荡,直接影响国际石油的实际供给和市场对国际能源供求关系的心理预期,推动国际油价走高。其二,妨碍国际能源合作实现共赢格局,容易在国际战略问题上引发恶性竞争,不利于世界的共同发展。

国际贸易保护主义加强是当前世界经济中的又一不健康因素。近来世界反倾销浪潮高涨。中国已成为全球反倾销的最大受害者,并继续在人民币币值问题上承受压力。贸易保护主义在西班牙还酿成针对中国的焚鞋和运动。日益增多的国际经济摩擦折射出世界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面临的一些深层政治和社会问题。 国际贸易理论是国际经济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开放条件下的微观经济学,国际贸易理论主要研究商品和服务在各国之间的交换,研究国际商品交换的原因、结果,以及相关的政策。国际贸易理论的研究范围也包括生产要素的国际流动和技术知识的国际传递。生产要素和技术知识一方面作为某种特殊商品有其本身的国际市场,另一方面作为要素投入对商品和服务的生产起着重要作用。国际贸易理论还研究经济增长、技术变动与贸易的相互影响,从动态上分析国际贸易变动的原因与结果。

从经济学说史上看,国际贸易理论可追溯到十五世纪末十六世纪初的重商主义学说。斯密和李嘉图的贸易理论中,劳动是唯一的生产要素,生产技术是给定的外生变量,生产规模报酬不变。斯密与李嘉图的贸易理论是古典经济学理论体系的一部分,被称为“古典贸易理论”。二十世纪初,瑞典经济学家赫克歇尔和俄林提出了“配置”或“禀赋”的贸易学说。在赫克歇尔和俄林的模型中,劳动不再是唯一的投入,但生产的规模报酬仍然不变。他们的理论被称为“新古典贸易理论”。

到了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后期,随着国际贸易的迅速发展和结构变化,在赫克歇尔—俄林体系中徘徊多年的国际贸易理论又活跃起来,一部分经济学家开始用新的方法来研究贸易的原因和结果,研究新的贸易结构与贸易政策,创立了一系列新的学说。经过十多年的发展,这些学说已逐渐成熟。其中一部分已被编入教科书,另外部分仍在继续讨论之中,仍是贸易的前沿论题,本文将简要地介绍这些贸易理论的新发展并阐述其对我国贸易政策的意义。

一、规模经济、不完全竞争、工业发达国家之间和相同产业之间的贸易

为贸易原因提出新解释的主要是从七十年代末发展起来的“规模经济贸易学说”,主要的贡献者是美国经济学家保罗·克鲁格曼(Paul Krugman)。这一理论以企业生产中的规模经济和世界市场的不完全竞争为基础解释战后增长迅速的工业国之间的和相同产业之间的贸易。

规模经济贸易理论〔(1)a〕的发展是建立在两个与以往理论不同的设上:(1)企业生产具有规模经济;(2)国际市场的竞争是不完全的。

具体讲在“规模经济”和“垄断竞争”的条件下,企业的长期平均成本随着产量增加而下降,企业面对的是市场需求曲线,市场需求量会随着价格的下跌而增加。在参与国际贸易以前,企业所面向的只是国内的需求。由于国内市场需求有限,企业不能生产太多,从而使生产成本和产品价格不得不保持在较高的水平上。

如果企业参与国际贸易,产品所面临的市场就会扩大,国内需求加上国外需求,企业生产就可以增加。由于生产处于规模经济阶段,产量的增加反而使产品的平均成本降低,从而在国际市场上增加了竞争能力。

由于工业产品的多样性,任何一国都不可能囊括一行业的全部产品,从而使国际分工和贸易成为必然。但具体哪一国集中生产哪一种产品,则没有固定的模式,既可以自然(竞争)产生,也可以协议分工。但这种发达国家之间工业产品“双向贸易”的基础是规模经济,而不是技术不同或配置不同所产生的比较优势。

二、国际贸易、技术外溢、与经济增长

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以来,国际贸易理论的研究主要是围绕国际贸易与技术进步、经济增长的关系来进行。在经济学文献中,虽然已有许多理论阐述了技术在贸易和经济增长中的作用,但是最新一系列的研究则把技术作为一种内生变量,不仅讨论技术对贸易的影响,也分析国际贸易、经济增长在技术进步中的作用。把技术变动、不完全竞争、规模经济和经济增长等结合起来研究,是国际贸易理论的最新发展和前沿课题。

国际贸易理论的这一新发展的背景也与战后国际贸易格局变化有关。在用规模经济与不完全竞争的理论说明了当前“北北贸易”和同类产品之间贸易的原因之后,人们自然就会进一步探讨。为什么会有规模经济?产业的规模经济和国际分工是怎样形成的?如果说技术的差异与发展是重要的原因之一,那么,技术又是怎样产生、发展、传递的?技术的发展与国际贸易、经济增长的关系又是如何?这些问题引起了国际经济学家的极大兴趣。学者们将国际贸易理论与增长理论结合起来,提出了许多新的观点。

近年来,在国际经济学的研究中,关于国际贸易、技术变动与经济增长的文章很多。从其理论渊源来说可以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是沿着李嘉图的模型,仍把技术作为一种外生变量,但从动态角度分析技术变动对贸易模式和各国水平的影响,另一部分则把技术作为一种内生变量,不仅研究技术怎样影响贸易和增长,同时把技术发展作为科研、投资、贸易和经济增长的一种结果,研究技术变动、国际贸易与经济增长相互间的关系。

1.技术作为外生变量的贸易与增长理论

(1)技术差异所形成的贸易模式

除了“规模经济与不完全竞争”的贸易学说外,技术作为外生变量上的差异亦被用来说明发达工业国家之间和同类产品之间的贸易,马库森和斯文森(Makusen and Svenson,1985)在他们的研究中设两国的配置比例和需求偏好都是相同的。产品生产需用两种以上的要素投入,但不具有规模经济。但如果两国在生产技术上有某种细微的差别,劳动生产率就会略有不同。在两国的贸易中,各国都会出口其要素生产率相对高的产品。

戴维斯(Dis)在他1994年的研究中也设两个国家两种产业。其中第一种产业只生产一种产品,而第二种产业生产两种不可完全替代的产品。设其中一国在第二种产业的生产中与国外略有技术上的不同,在其中一种产品的生产技术上比别国略胜一筹。在自由贸易条件下,要素价格的相等会使该国生产和出口这种产品,而别国则会生产出口另一种产品。

马库森、斯文森和戴维斯的研究说明,即使在规模报酬不变和完全竞争的市场上,技术上的差异亦可引起同行业产品之间(intra—industry)的贸易。

(2)技术变动对贸易模式和的影响

克鲁格曼1986年研究了技术进步对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影响。在他的模型中,他设有两类国家:技术较先进的国家(发达国家)和技术相对落后的国家(发展中国家),产品亦分为两类:技术密集型产品与非技术密集型产品。这些设与赫克歇尔—俄林模型有些相似,它的发展在于:如技术变动了(而不管为什么会变动),会对各国的贸易模式和产生什么影响?

如果这种技术进步发生在发达国家,则结果是没有坏处。第一,对发达国家来讲,它技术更高了,产品更先进了,由于本来就在技术上领先,更新的技术的产生并不面临什么竞争,也不威胁别国,别国也威胁不了它,所以技术进步对它有好处。第二,对落后国家也没坏处,因为技术差距拉大了,给后进国家更大的空间来发展和赶超。所以技术进步发生在先进国家对这两类国家均有利。对先进国家唯一的不利之处是对一些本来就有技术优势的产品,技术进步和生产出口能力的提高,有可能使这些产品的价格下降,贸易条件有可能变得不利。

如技术进步发生在后进国家呢?克鲁格曼认为结果是缩小了两类国家之间的差距,对原来先进国家是一种竞争,对他们不利。后进国家会因为自己有能力生产这类产品而减少进口,造成两方面的结果:一是使该类产品价格的下降,对先进国不利,二是如果这种产品需要密集使用后进国本来就稀缺的,那么对后进国来说也不利。

2.技术作为内生变量的贸易与增长理论

贸易理论的另外一方面发展是将技术视为内生变量来分析,研究技术变动的原因,也研究技术的进步作为生产和贸易的结果对贸易模式与社会的影响。技术变动有两种源泉,一种是被动的,不是经过专门研究开发出来的,而是从看中、干中学会的,是通过经济行为学来的,这叫“干中学”(learningby doing)。这里所说的技术不光是生产技术,还包括管理知识。另外一种是主动的,是自己创造出来的。这种技术变动是一种革新(innovation)。技术革新一般是研究和发展(Research and Development,简称R&D)的结果。

(1)“技术外溢”(Spillovers)与“干中学”(Learing—by—Doing)

所谓技术变动或技术进步并非都是一种前所未有的新发明。在许多情况下,所谓技术进步只是学到了别人已有的先进技术。这种学习过程有时并非是最初的目的,而是在从事生产或其他经济行为时自然产生的副产品。作为先进技术的拥有者,有时也并非有意转让或传播他们的技术,而是在贸易或其他经济行为中自然地输出了技术,被称为技术“外溢”(Spillovers)。不管什么技术,都有一个外溢的过程。“干中学”式的技术进步,大部分是从技术外溢中获得的。技术外溢,又可分国际、国内、行业间和行业内几种不同情况。

a)国际技术外溢

国际技术外溢指的是技术通过直接或间接(如通过贸易)的途径传播到了别的国家,从而使别国的生产者也逐渐掌握了这些技术。

为了说明技术在国际间的外溢,我们设有两个国家:A国和B国,各国分别生产两种产品,X和Y。在两国没有贸易时,各国的生产是由本国的生产技术和配置决定的,A国有生产X的比较优势,B国则有生产Y的比较优势。如果两国发生贸易,根据“比较优势”理论,A国会专门从事X的生产和出口,B国则专门生产和出口产品Y。这是贸易发生后的最初均衡。

现在我们再进一步设技术是无法垄断的,可以通过商品贸易“外溢”到别国。贸易的结果,AB两国的生产者都掌握了彼此的生产技术并有可能对本国的生产进行调整。这种国际范围内的技术外溢会有各种不同的结果。一种情况是,A国本来有生产商品X的比较优势,但B国生产X的技术更先进,有绝对优势。A国引进了B国生产商品X的技术,提高了本来就有比较优势的生产率。这种结果发挥了本国上的比较优势,有利于A国的长期增长。另外,商品X本来就是B国相对短项,在两国实行分工和贸易后便不再生产。A国多生产X可以使B国的进口价格下降,也有利于B国。这种技术的外溢使原来由“比较优势”决定的贸易模式变成了由“绝对优势”决定。技术外溢的结果,两国都从中受益。

但是如果B国生产商品Y的技术比A国先进,A国从B国中学到这种技术并用此来改进发展其本来不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Y。对A国来说,这种技术引进的结果是一种进口替代型增长,但对B国来说则是一种威胁和竞争。如果A国生产Y需要密集使用其稀缺的,对A国的长期发展也不一定有利。贸易和技术外溢有可能将发展引入“错误”方向,使两国的长期发展速度都受影响(参见Yanagawa,1993)。

b)国内的技术外溢

国内技术外溢指的是技术在本国范围内的传播。由于地理、语言、文化等原因,国内技术外溢比学习外国技术更快。

八十年代后期,克鲁格曼和卢卡斯(Lucas)分别讨论了国内技术外溢的问题。在克鲁格曼(1987)的模型中,他设有两个国家A和B,生产一系列产品。其中任何一国会在一些产品的生产技术中有最初的领先地位。尽管技术可以在国际间传播,但本国内的技术外溢会更快。随着时间的推移和较快的国内技术外溢过程,该国原先的领先的行业会有加速发展的可能,原有的比较优势会增强,“国内技术外溢”也会使别国在他们原来就有比较优势的产品更有领先地位,技术的国内传播使各国的差异扩大。

卢卡斯(1988)的模型与克鲁格曼有些相似,只是他设一系列国家,生产两种产品:X和Y。各国的劳动力和劳动生产率相同,但对两种产品的技术知识的最初掌握程度不同。一些国家生产X,另一些国家生产Y,形成最初的国际分工。由于技术在国内的外溢,生产X和生产Y的国家都会在各自的专业生产中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从而使各国对两种产品技术知识掌握程度上的差距越来越大。在一般情况下,各国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很难改变,除非产品劳动生产率的增长速度跟不上产品价格下降的速度,改变原先国际分工的地位,从一种产品的生产转向另一种产品生产的,也只能是那些原来就在边缘上的国家(marginal country)。

克鲁格曼和卢卡斯的分析说明:一个国家最初的比较优势、产业选择和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可能与它本国的技术知识和配置有关,也可能是由于偶然的因素,但最初的产业结构一旦形成之后,国内生产技术的外溢使得一国在这些产业中的生产率比别国提高的更快,会使该国在这些产业中的领先地位更加巩固。这在某种意义上解释了为什么一些国家擅长于一些行业,而另外一些国家擅长于另外一些行业,这与国内的技术外溢是有关系的。而且,一旦形成了某种生产格局,改变是不容易的,因为产业规模与国内的技术外溢会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只要成本增长的速度低于劳动生产率增长的速度,就会有利可图而继续存在。历史在决定一国长期的生产和贸易模式中起了重要的作用。

c)行业间与行业内的技术外溢

技术外溢也可以发生在不同的行业之间(inter—industry)和同行业之内,许多行业虽然产品不同,但所用的有许多是相同的,如何提高要素生产率对各行业都是有促进作用的。另外,这里的“技术”概念,也不仅仅局限于具体的生产方式,也包括管理等方面的技术知识。因此,一个行业拥有的技术优势也可能外溢到别的行业,使别的行业的生产率也有所提高,并对社会的长期发展产生影响。〔(1)c〕

同一行业内也可能有不同的产业集团(industry clusters),各集团生产类似产品但生产技术不会完全相同。与国外类似的产业集团相比,生产上也会有不同的优势。国际贸易以及由此产生的竞争和技术外溢会缩短各产业集团的技术差距。

(2)发展研究(R&D)与技术创新(Innovation)

技术变动的另一个来源是技术创新,它是一种投资、开发与研究的结果。新技术的开发主要表现在:a)提高要素生产率,用有限的生产出更多的产品,或保证产量的情况下,使用更少的;b)产品质量的提高和新产品的开发。

技术创新或开发型技术进步可以在专业化程度的提高中出现。随着生产的社会化,分工越来越细,一个最终产品可以由一个企业变成许多个企业来生产。同一企业中也可分为许多部门,每个部门只生产产品的一个零部件。专业化程度的提高使每个部门只集中于一个小范围的大规模生产,而在这个具体的零部件生产中,企业有可能通过降低成本来获得利润。换句话说,专业化程度的提高使利润不再只是从最终产品中获得,每个生产环节都独立出来,都有获得利润的可能性。对利润的追逐使生产的每个环节上都有改进技术的动力。

开发型技术进步也常常是在对新产品的研制中获得的。市场竞争迫使企业不断开发新产品或提高产品质量,从而产生出新技术。

与“干中学”不同,技术创新或开发型技术进步是需要大量投资和研究的,因此,只有在保证这些投资能够获利的条件下,企业才会去研制新技术。因此,一国能否获得大幅度的开发型技术进步,需要两个必要条件:(1)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因为没有保护的话,企业开发新产品所冒的风险与其收益不对称,也就没动力去投资、研究。(2)要鼓励对科研的投资。干中学虽然也能提高技术,但毕竟有局限性,毕竟只能缩短与先进技术的差距,一个国家要想技术上领先,就必须有开发型的技术进步,但开发型技术进步是需要有法律和投资来保证的。

国际贸易与开发型技术变动有相互促进的关系,贸易对技术创新的影响,不仅通过国际市场的竞争迫使各国努力开发新技术新产品,也通过国际技术外溢给各国互相启发的机会。新技术的开发不再只是个别国家的行为,而成为各国的共同努力。这里边也有一个技术开发的规模经济问题。在某种意义上说,贸易和技术的国际流动可以使开发研究形成“规模经济”而降低各国的科研开发成本。一项新技术从一国开始后,另一国可以马上引进,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发展而不应重复同样一个过程。当然,这样做需要许多政治条件和技术条件,但从经济学角度来讲,这是一种配置的最优方式。

另一方面,技术革新也会影响贸易模式。在技术作为外生变

5年后,中国大陆什么行业最吃香?应向哪方面发展?

以我在现货市场投资分析及指导的经验来看,影响现货原油价格的因素有很多,主要分为以下几点:

(一)需求对原油价格的影响

1.经济增长对原油价格的影响

全球经济的增长会通过改变石油市场的需求量影响石油价格,经济增长和石油需求的增长有较强的正相关关系,然而,经济增长率的变化不只可以用来解释中长期的油价上升,短暂经济衰退导致的油价回落也可在经济数据的变化中显现出来。

2.天气对原油价格的影响

气候状况会影响到原油的供给和需求,比如异常的天气可能会对石油生产设施造成破坏,导致供给中断,从而影响国际油价,但它对整个国际油价的影响作用是短期的。此外欧美许多国家用石油作为取暖燃料,因此当气候变化异常时,会引起燃料油需求的短期变动,从而带动原油和其他油品价格发生变化。

(二)供应对原油价格的影响

1.产量变化的原油价格的影响

石油油输出国组织(OPEC)和非OPEC国家的供给对油价的作用原理有所不同,产量与价格的关系有着主动与被动的区别。OPEC拥有世界上绝大部份探明原油储量,其产量和价格政策对世界原油供给和价格具有重大影响,惯用的方法是通过增加产量来抑制油价。

2.地缘政治对原油价格的影响

突发与气候状况使油价波动更加不确定 石油除了具有一般商品属性外,还具有战略物资的属性,其价格和供应很大程度上受政治势力和政治局势的影响。近年来,随着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生产国际化的发展,争夺石油和控制石油市场已成为油市动荡和油价飙涨的重要原因。紧张的地缘政治强化了国际石油市场对供给收缩的预期。针对石油设施的恐怖袭击、石油工人罢工、产油国政局动荡等地缘政治因素都会对国际油价带来冲击。

(三)库存与原油的相关性

原油库存(即每周三的EIA数据)分为战略原油库存与商业原油库存。战略原油库存是国家为战略考虑,防备石油短缺而储备的石油库存。这是因为原油具有战略物资的属性,其价格和供应很大程度上受政治势力和政治局势的影响。除了战略属性外,原油同时具有其商业属性。商业属性方面需要关注商业原油库存,它是高于安全义务库存量的部分,原动力来自于经济的需要,因此与价格紧密相关。

(四)金融市场对原油价格的影响

1、投机持仓变化与NYMEX原油价格

目前在国际石油期货市场上,国际投机资本的操作是影响国际油价不可忽略的因素。原油市场的投机与市场预期往往加大了原油价格的波动,国际原油市场中投机因素对原油价格有着10%-20%的影响力。尤其是某些突发件发生的时候,大量的投机资本便在国际原油期货市场上进行操作,加剧了国际石油价格的动荡。

2.相关商品对原油价格判断的参照

众所周知,商品走势总体和美元走势呈反向相关关系。主要基于两个原因。一方面,商品以美元计价,美元升值,商品的相对价格自然下降;另一方面,美元升值往往代表了避险情绪的上升,从而减少对商品等风险资产的需求,从而商品价格下降。原油做为大众商品之一,其价格也会受到美元指数走势的影响,与之呈现负相关的关联性。

紧急通知!国际油价再次暴跌,会有哪些影响?

一.替代能源 替代能源作为世界经济发展的动力主要表现在其为世界经济的可持续性方面的贡献。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对能源利用量越来越大,频繁爆发的石油危机迫使人们必须寻求替代性的能源以解决可能到来的能源短缺。 中国是煤炭大国,也是石油紧缺大国,在国际原油价格持续高位运行的大背景下,实施能源替代战略势在必行。  中国在能源替代方面具有客观和主观优势。客观方面主要表现在中国的总量上和可替代性的能源的种类上;一是我国风能的储量32亿千瓦,可开发利用的风能约10亿千瓦,可开发的装机容量约2.53亿千瓦,居世界首位。 目前我国风力发电装机容量已达76万千瓦。  二是我国每年陆地接受的太阳辐射能相当于2.4万亿吨标准煤,约等于上万个三峡工程发电量的总和。 目前我国共建设了近800个太阳能光伏电站,总装机1.96万千瓦。  三是我国是水电大国,目前的开发率仅为15%,开发率远低于世界水平,也落后于印度,巴西、越南等发展中国家,开发潜力巨大。四是我国目前煤层气储量为30万亿立方米,与我国常规天然气差不多。五是在海洋能、生物能、氢能、燃料电池、生物液体燃料等替代能源的储量方面也位居世界前列。 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燃料电池等新能源及可再生能源的产业化规模将不断扩大,具有规模优势及优势的新能源企业有更大的发展空间.六是生物量能源丰富,占所有替代能源3.7%。 厨余与动物堆肥等有机废弃物分解时,就会产生这种能源.七是在技术上我国已初步具备各种能源的开发利用技术,尤其是我国甲醇汽车经过20多年的研究试用,已进入独立自主的研究发展和产业化时期,已有从煤制甲醇、甲醇汽车和配套的成套自主技术和一批专利。  主观方面的优势主要表现在我国对可替代性能源的重视和开发利用上。  据了解,我国已把煤转化与西气东输一起列为今年我国10大重点工程,尽快在煤炭转化和发展替代能源方面迈出实质性步伐。 并决心在"十一五"期间大力发展洁净煤技术,尽快在煤炭转化和发展替代能源方面迈出实质性步伐。 同时石油价格上涨对中国替代能源的利用有两点利好:一是有利于调动各方面推广替代能源的积极性和社会各界对替代能源的认识,促进能源替代产业的发展;二是国际油价的上涨有利于生物汽油例如燃料乙醇产业生产工艺的调整优化,以及综合利用项目的研发。 长远分析,油品价格仍然会保持升势,而随着乙醇生产工艺的不断成熟,乙醇汽油成本会不断下降,与油价上涨形成的反差将越来越明显,这将有利于减少国家财政补贴,给消费者以更大的让利空间,增强乙醇汽油的市场竞争力,更好地促进推广工作。 同时世界各国对替代能源的研究也有利于中国和世界的交流,世界的经济发展对能源提出的挑战迫使各国纷纷投身替代能源的研究和利用。 二、推进体制机制改革,形成多元化办学格局;积极办好公办职业院校,大力发展民办职业教育,充分发挥企业、行业和社会力量举办职业教育的积极性。 三、以就业为导向,深化教学改革,注重学以致用,提高职业院校办学水平和质量。 搞好以敬业和诚信为重点的职业道德教育,突出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技能训练,将职业教育面向企业,为培养企业所需人才。 四是重视发展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提高广大农民的职业技能和转移就业能力。

二.运输业  运输业是以运输设备和运输工具为手段,实现企业之间、部门之间、城乡之间、地区之间的经济联系,把国民经济各部门联结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在整个国民经济中起着纽带作用;也保证人们之间交往活动的顺利进行。 运输业在政治上、经济上、文化上、军事上起着重要作用。  运输业既服务于生产领域,也服务于流通、分配和消费领域。 运输业是发展国民经济的先决条件和基础设施,其经营管理的好坏,不仅反映在运输业自身的经济效益上,同时也体现在整个社会效益上。 因此,在安排国民经济时应考虑运输业的先行地位,以保障运输业为经济的发展提供足够的运力支持。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我国的交通运输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一、综合运输网络初具规模,已初步形成了铁路、公路、水运、航空和管道五种方式组成的综合交通运输网络,装备水平有了一定规模。 二、交通运输的技术装备水平显著提高,铁路复线率大为提高;牵引动力现代化步伐加快,内燃和电力牵引完成的运输工作量超过了蒸汽牵引;通信信号方面自动闭塞和半自动闭塞线路已接近100%;高速公路和汽车专用路增长迅猛;内河航道水深1米以上里程6.14万公里,已占56%。 内河与沿海港口泊位建设取得可喜成绩,万吨级港口超过300个。 三、交通线路总体布局有了明显改善。 通过50多年的建设我国的交通网已通达全国各地;综合交通运输网(包括铁路、公路、内河航道)的密度分布逐步改善;铁路网已延伸全国的各省区;公路网已延伸到全国各地;内河航道主要分布在“三江两河”,沿海港口得到进一步的开发。 在运输业发展的同时我国的运输业和发达国家仍有一定的差距:一、虽然我国的交通运输业有了较快的发展,但我国现有的交通基础设施总体规模仍然很小,不能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交通运输不断增长的需求。 按国土面积和人口数量计算的运输网络密度,远远落后于欧美等经济发达国家,与印度、巴西等发展中国家相比也存在较大差距。 在主要运输通道上客货运输能力严重不足,对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不利。 二、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尚不能满足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需要。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消费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对各种运输方式有了较大的选择余地,随着人们出行次数和要求的提高中国的运输存在供不应求的趋势。 三、交通运输设施的区域布局存在较大的差距,东部地区交通比较发达,中西部地区特别是西部地区交通发展比较落后。  中西部地区的发展受到交通运输的严重制约。 而中西部地区地域广大,丰富,西部地区又是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西部地区交通运输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四、交通运输业的能耗高、污染严重,不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在过去的一个时期内,交通运输的快速增长以较严重的破坏和环境污染为代价。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以及交通运输与国民经济关系的加强,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交通运输的展是必然的趋势,因此我们必须充分利用国内和国际,用经济的发展带动运输业的更快发展,以运输的发展促进经济的快速平稳发展。  三.绿色农业  绿色农业是广义的“大农业”,其包括:绿色动植物农业、白色农业、蓝色农业、黑色农业、菌类农业、设施农业、园艺农业、观光农业、环保农业、信息农业等。 在具体应用上我们一般将“三品”,即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合称为绿色农业。 加入WTO后,国际市场对农产品的高品位、高质量、优品种和无毒无害无污染农产品的要求中国必须走绿色农业发展之路。 人类发展对环境造成的破坏使人们意识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为此中国必须立足中国的国情切实与世界农业的发展接轨,用符合经济和环境发展的绿色农业提升中国农业的优势。 我国农业在自然方面具有不可估量的优势:我国农业自然具有多样化特点:自北至南跨越九个热量带,地域辽阔、多山多草原、生物种类繁多、品种丰富,中西部地区尤其是东北、西北、西南地区,绿色多,为发展各类特色绿色农产品创造了有利条件。  中国农业在人力、物力等方面也具有一定的特点:中国农民经过几千年积累,具有丰富的精耕细作技术和绿色农业的传统基础;中国劳动力极为丰富,且价格低廉,可发展劳动密集型与技术密集型相集合价值大的绿色农产品;大部分地区虽遭破坏,但处于低工业污染或未达到难以逆转的化学中毒地步;中国有数千年食品烹饪史、中医药史、保健史及传统绿色食品的多样性。 中西部地区绿色农业也在迅速崛起,绿色农副产品深加工、精加工、环保生态产业等二、三产业正迅速发展。 东部地区技术、人才、资金与西部绿色相结合,将迅速发展出口创汇绿色农业与农产品的农工商一体化基地。 国家在交通、电力、通讯等基础设施的投入,为开发绿色农业创造了有利条件。  尤其是中国这届提出的新农村建设发展方向,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的加大,从而全面提高农村生存环境的改善,基础教育和素质教育双重投入,都会引起一系列经济和生活变化。 所以,这是农业产业结构变化千载难逢的大好时机。  目前中国农业生产力已大大提高,许多农产品开始出现过剩,十分重视环保型、质量型农业的开发,农民的质量意识和环保意识也已大大增强,大力发展绿色农业的基本条件也已具备。 中国非常重视环保和生态农业的研究及试点工作,从1980年开始已有20余年历史。 我国已建立不同类型、不同级别的生态农业建设试点2000多个,并取得可喜成绩。 从20世纪80年代初至今,国家制定了若干生态环境保护及治理政策及措施。 1998年又发布了《全国生态环境建设规划》,中国部份商品及食品已经开始实施绿色标志及环境标签制度。 发展绿色农业应注重:第一,要注重优化设计;第二,要注重综合开发;第三,要注重环境保护。  中国绿色农业发展的几点建议:一是在一个模式中取多物种与主物种相结合的方式,形成物种的合理竞争,充分利用单位空间的各种能源;二是在空间分配上做到物种的搭配形式、密度、空间的适度应用,并进而提高时间的利用长度;三是在生产结构上按照能量转化和物质循环规律进行,通过延长或完善食物链,增加营养级,以提高模式的能量转化和物质循环的效率。 如果能做到由一熟变两熟,变农闲为农忙,庭院种植、养殖和加工的一体化则可有利解决农村剩余闲散劳动力的转移问题;四是技术方面发挥各种技术措施的科学组合,形成机械技术和食物技术相结合,有机农业技术和无机农业技术结合的农业系统,实现长远的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有机统一:形成宜林则林,宜牧则牧,宜水则水,宜观光旅游则发展旅游的高效农业群。

四.旅游业  我国经济二十多年的持续快速发展推动了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使旅游业的产业形象日益鲜明,产业规模不断壮大,成为国民经济中发展速度最快的行业之一。 旅游业对经济发展所起的带动作用越来越受到各国的重视,旅游业的发展对经济的带动作用逐步得到认可。 据了解,2005年旅游业从业人员总数为四千四百五十万人,占全国就业总数的5.2%。 目前,中国已形成世界上规模最大、增速最快、潜力最强的旅游市场。 在旅游方面已具有许多得天独厚的条件。   首先,中国旅游丰富:自然景观、历史人文景观和民风民俗各具特色,壮丽的山岳河流,丰富多彩的民俗民风,奇特的动植物和数不尽的名胜古迹,独具特色的戏曲、音乐、舞蹈和享誉世界的美食,每年都能吸引大批的国内外旅游者。  其次,中国旅游服务的迅速发展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更多机遇。 中国的民航、铁路、内河及海洋客运、公路交通发展迅速,为海外旅游者来华以及在中国旅游提供了交通保证。 为满足不同层次旅游者的需要,全国新建、改建和扩建了一大批宾馆饭店,目前共有星级饭店8880多家;各大中城市和旅游景点都有设备齐全、服务周到的饭店接待国内外游客;中国现有国际旅行社1400多家,仅北京、上海、天津、重庆四个直辖市就有近300家。   第三,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文明传承,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生活方式、饮食习惯和民间习俗。 丰富多彩、富有特色的中国百姓生活已经成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构成了极富人文价值的旅游。  随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一步推动,在供需双向互动作用下,中国旅游业的前景会更加辉煌。  从国家宏观政策层面来看,旅游对拉动内需、扩大就业、促进经济结构调整、美化生态环境、扶贫致富、以及促进西部大开发和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都具有较高的促进作用。   从区域层面来看,随着区域旅游竞争激烈的加剧,区域旅游合作将更加紧密。 其中长三角的无障碍旅游区、“泛珠三角”大旅游圈、东北冰雪旅游板块、三峡旅游带、丝绸之路、香格里拉生态旅游区、青藏铁路旅游带等将显得尤为突出。  从投资来看,民营资本的大量进入将会带动旅游的进一步开发。  从旅游产品来看,红色旅游、白色旅游等旅游把旅游向休闲、度方向纵深发展。 从旅游形式来看,自驾车、自助游、特色游、专题游、知性之旅、深度旅游、体验之旅也越来越普遍。  大学生创业网 在旅游业被确定为国民经济新增长点的同时,各地发展旅游业的积极性空前高涨,国家有关部门也加大了对旅游业发展的扶持力度,中国旅游业的发展环境和投资环境看好;旅游业作为第三产业中的龙头产业,在当前正在进行的产业调整中,被大多数地区作为优势产业或支柱产业,取很多扶持措施促进其发展;西部大开发为西部旅游转化为旅游产品创造了基础条件;中国WTO的加入对进一步加快与旅游相关的各个行业的对外开放步伐,进一步优化中国的旅游环境,建立 更加符合国际规则的经济运行机制,吸引更多的外商投资中国旅游业提供了机遇,也为中国旅游业的对外开放,吸引更多的客源和管理技术提供了保障;在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下,中国今后旅游业发展的前景更加明朗。五.金融服务业  金融业在当今世界的经济运行中具有控制国民经济命脉,保证经济平稳健康运转的作用,金融业运行的平稳与否直接关系到一国是否能健康发展,在当今世界的激烈竞争中为了保证国民经济的健康运行,我们必须对经济运行的晴雨表“金融业”进行合理的控制,充分发挥其对经济的调控作用。  加入WTO后,随着经济的发展,我们的金融业面临严峻的挑战,同时机遇并存,在中国金融业逐步与国际接轨的同时,我们必须积极利用机遇应对挑战。  我们面临的机遇主要有: 首先,中国金融业在世界的崛起引起国际金融市场对国内金融信息、政策及变化的关注。 大量的国际金融机构、银行纷纷地进入中国市场,使中国金融市场在国际舞台上显示出重要性。 外资的本土化趋势有利于外资金融机构进入中国,和国内金融机构在竞争中发展壮大。   其次,我国金融业改革和市场化的进程正逐步加快。 随着保险业、证券业等对外资公司限制的逐步放宽。 随着外国金融机构进入,新的金融制度、先进的科技和管理水平、丰富的金融产品会随之涌人中国,相比之下,国内金融业的效率低下、竞争力不足、产品单一等问题更加突出。 这些压力和动力会促进中国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化和改革步伐的加快,尽快构筑起适宜中资金融机构发展的富有竞争力的现代金融体系。  再次,我国金融业的经营管理水平会得到进一步提高。 加入世贸后我国金融业必然要遵循国际银行业经营管理的统一规则,一些长期困扰金融业的违规经营和违反市场经济规律等问题,会在国际竞争的环境中得到逐步解决。我国面临的挑战主要有: 首先,国内金融业综合竞争能力不足,我国金融业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资产质量差、金融产品单一、综合业务竞争能力不强;与国内金融企业相比,外资金融机构的资本充足率高,经营管理机制先进,风险防范机制健全,在金融服务方面经验丰富,产品品种多,并且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网上银行的业务开展会迅速吸引了相当数量的消费者。  其次,随着外资银行的进入,外资银行的先进经营管理理念和服务方式必然使中国金融机构在诸多业务领域面临国外金融机构的竞争。  再次,外资银行利用自身优势将从外汇及人民币储蓄存款、发放、中间业务等方面抢占市场份额。 随着对外资银行吸收存款限制的逐步放开,国内银行将面对存款转出、市场份额降低的风险。 在业务中,外资银行会选择经营业绩优良、信誉好、发展前景广阔、资产规模大的企业作为客户,而国内企业会选择服务方式灵活、效率高、态度好的外资银行,这样国内银行有可能流失一批优质客户。 第四,国内金融面临波动的风险。 随着国内金融市场的逐步放开,我国金融业将处于一个高速变化的环境中,面临更大的不确定性。 国际金融市场上的波动会引起金融业经营的不稳定,进而对国民经济的发展造成影响。 同时,我国中央银行的监督管理工作落后于形势发展,监管技术尚不完善,面对金融业可能出现的波动和变化,我国必须迅速适应市场的要求,以维护金融秩序的稳定。 第五,金融业人才流失的可能性加大。 外资金融机构进入后,需要大批本土化的管理人员和业务人员。 从中资金融机构争夺具有一定实际工作经验、素质高的银行专业人员是一条取得人才的捷径并可通过人才的流动带来优质客户,扩大业务范围。 对于国内的金融专业人员,外资银行丰厚的报酬、公平的用人机制、良好的培训体系有着很强的吸引力。 高素质人才流向外资银行的现象不可避免这样会导致国内金融业务骨干、优质客户和业务品种流失,使国内银行在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 金融服务业最重要的是人才,我们到美国华尔街的金融机构看看就明白,我国高等教育的英才在为谁服务,替谁赚钱。 所以,说美国纽约市最有力量的城市,就是指的他有着全世界精英咸集,因此在华尔街有一句话:只有精英才能搞金融,或者说搞金融的人皆是人才。 但任何一个国家的金融业的发展,主要依赖于法律环境的健全和保护,就目前这届避重就轻地去搞“新农村建设”经济推进策略,不能不说是对中国金融业的考验。  我们应认识到中国的金融业正面临一个良好的机遇期,中国经济在未来仍将保持平稳快速的发展,经济的发展是金融业发展的根本动力,随着经济的进一步推进,我们只要取合理的措施中国的金融业将会以更快的速度发展。 特别是个人和集体资产托管业务大有前途。 六.煤炭产业  作为世界煤炭第一大生产国和消费国,中国煤炭业发展吸引了全球目光。  煤炭是世界工业发展的最初动力,世界工业的兴起来自于煤炭的大量开发,现代工业也是在对煤炭的逐步利用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随着石油危机的出现,现在人们对煤炭的需求正在增强,在可以预见的未来,煤炭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作为石油的替代能源。 作为煤炭的大国我们应充分发挥我们的优势,带动中国工业的更快发展。  目前我国经济继续保持稳定增长的态势,GDP增长速度将会保持在8%左右。 而煤炭行业刚好搭上经济增长的快车,成为最具有投资价值行业之一。  我国煤炭工业的重要地位与我国能源的禀赋条件息息相关,我国能源的特点是富煤贫油,相对于石油和天然气,煤炭在我国既具有储量优势,又具有成本优势,且分布也最广泛,因此煤炭也是我国战略上最安全和最可靠的能源。 在可预见的未来,煤炭仍将是我国的主要能源和重要的战略物资,具有不可替代性,尽管煤炭在能源结构中的比例呈不断下降的趋势,但煤炭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地位,将是长期的和稳固的。 我国煤炭的消耗量在1999年之前一直占整个能源消费总量的2/3以上,石油消费所占比例不到1/4,而天然气和水电消费不到能源消费总量的10%。 有专家预测,到2010年,我国煤炭消费在一次能源消费总量中将占60%左右,即使到2050年,煤炭消费占一次能源消费的比例仍将保持在50%以上。  因此我们必须结合我国煤炭的有利特点发展煤炭工业,充分发挥我国煤炭的各种优势。 我国的煤炭具有一下有利特点: 煤炭在各种能源中占有储量优势。 目前已探明的煤炭约8.7万亿吨,仅次于苏联和美国,居世界第三位。 相比较我国的石油天然气后备可供开的严重不足,储量小而且开成本很高。 煤炭在价格上相对于石油和天然气具有很强的竞争力,这也是目前煤炭这种在西方发达国家能源消费结构中依然占有一定比例的主要原因之一。煤炭相对石油、天然气具有成本优势。 与石油、天然气相比,煤炭具有明显的成本优势,在所有石化能源中,煤炭是最便宜的一种能源,同等的发热量,用煤的成本低于用油的30%,天然气的40%。  煤炭市场潜力很大。 目前,我国几十万个火电厂、工业锅炉燃用煤炭,多数城市特别是中小城市居民生活,以煤炭为主要能源。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目前农民生活中60%以上的能源仍靠柴草,农村从使用生物能源向矿物能源转变是必然的趋势,这将进一步扩大对煤炭的需求。  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也为我国煤炭行业带来了无限生机。  煤炭液化和气化技术为煤炭成为洁净能源创造了条件。 目前,我国煤炭气化技术已比较成熟;煤炭间接液化技术在国外已经商业化。 我国目前正在进行液化煤的性能和工艺条件试验以及商业化可行性研究。  发电新技术大大提高了煤炭的利用效率。 美国开发的先进燃烧发电系统的效率将由目前的33%(平均值)提高到2015年的60%,燃料成本比现有煤粉锅炉低10%-20%,SO2、TSP排放量也降低到标准的1/10。 煤气化燃料电池技术,不仅可以提高煤炭利用效率,而且大幅度减少大气污染。  水浆煤技术在西方发达国家已经成熟,目前我国的研究开发也取得了重大进展。  煤炭清洁开技术和洗选新技术成果的推广应用,大大提高了煤的质量,减少了污染,为煤炭开拓了广阔的市场。  微电子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应用,使得煤炭行业发生了革命性的变革,极大地提高了煤炭生产效率和效益,使煤炭实现了高产、高效、安全、低耗和高强度开。七.汽车产业  汽车工业是产业关联度高、规模效益明显、资金和技术密集的重要产业,也是受规模经济影响最深的少数工业部门之一。 当今中国汽车工业正面临新一轮的转型期,在这次转型期中中国作为世界上汽车产业竞争最为激烈的一个地域,怎样营造一个良好的竞争秩序,壮大汽车工业是摆在中国汽车业面前的重要问题,但也正是最赚钱的市场。  我国汽车产业已具相当规模,我国现有120多家整车生产企业,数量几乎等于美、日、欧所有汽车厂家数量之和;2005年我国汽车销量570万辆,汽车工业毫无疑问成为了中国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中国汽车工业在世界的排名也由2001年的第八位上升到第三位,成为汽车业大国。  最近一段时间有人攻击龙永图的WTO谈判是卖国,也有许多人提到用市场换技术的错误战略,总之就是提升技术含量,应该造奔驰、宝马等车,要让欧美人买我们的车。 愿望很好,那你有什么实力说这些话?还是务实点好,要用经济学理论理性地分析,现实地选择。 充分利用比较优势发展中国的汽车工业。这七大行业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我国油气发展战略研究

国际油价6月30日下跌。纽约商品8月交货的轻质原油期货价格下跌4.02美元,收于每桶105.76美元,跌幅为3.66%;8月交货的伦敦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下跌1.45美元,收于每桶114.81美元,跌幅为1.25%。

油价下跌对于普通民众与一般的企业来说,当然是好事了

首先,对于有车一族来说,油价下跌当然是好事,截至到2018年6月,我国机动车保有量已经达到了3.19亿辆。中国目前企业所消耗能源巨大,油价的波动于民众也息息相关的,油价下降意味着燃油费支出减少,间接的减少了生活成本,可以略为提高生活质量。

其次,对于能源消耗型企业来说,油价下跌也是好事,目前中国经济中大部分行业属于能源消耗型的行业,所以当油价下跌时,意味着公司的生产成本降低,提高了公司的利润率。

第三。可以有效减少外汇损失,中国目前的原油进口量占总需求量的七成左右,对国外依存度高,如果过高的油价会导致外汇大量流失,使得国际贸易收支可能会产生失衡。

第四,当油价下跌后会产生一系列的好处,由于油价下跌,普通民众生活成本降低,资金比以往充裕了许多,间接又可以带动消费、旅游等,可以提高普通人的生活质量。

油价下跌也是有着不好的地方

首先,比如存在债务违约风险的产油国委内瑞拉,只要油价剧烈下跌并长时间维持在那里,该国未来可能还不得起债务,将会导致债务违约,委内瑞拉所欠中国的几百亿美元就会产生违约。

第二,对于国内一些原油开企业来说就是坏事了,油价下跌就代表了其主营业务收入的减少,油价下跌对于石油开企业来说就是意味着利润率的减少。

总结

短期的油价下跌或者上涨一定程度上是好事,但是长期的一直上涨和下跌就不会是好事,产油国利润减少,造成持续的亏损,发达国家利益受损,就出现经济动荡。特别是美国控制的原油价格,不可能让石油价格一直跌下去,小幅度跌落之后肯定会迎来一波涨价潮。

影响石油价格涨跌的因素有哪些?

车长波 丁锋

(国土部油气战略研究中心,北京,100035)

油气是重要的能源矿产和战略物资,在世界经济和国际关系中具有特殊的地位和重要影响。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石油在世界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比重已经达到40%以上,成为现代工业和经济增长的主要能源和动力。各方面研究认为,天然气将会在21世纪逐步逼近和取代石油而成为第一能源。20世纪70年代发生的两次全球石油危机以来,世界主要石油进口国家相继建立了石油储备制度,并从此加强了石油政策和能源战略的探索与研究。进入21世纪以来,国际原油价格持续攀高,各国争夺油气进入白热化状态。1993年以来,我国成为石油净进口国,进口量逐年增加,供需矛盾日趋突出,对外依存度超过40%。为此,关注石油安全,加强油气政策研究,积极探索油气发展战略,是一项迫在眉睫的重大课题。

总书记在200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强调指出:“必须从战略全局的高度,加快制定新的能源发展战略。要坚持开发和节约并举,利用国内和国外并举,积极推进能源多样化和进口多元化,加快建立国家石油战略储备,逐步建立境外能源生产供应基地,积极开发石油替代产品,取各种有效措施,确保国家能源安全。”

我国油气发展战略,是对油气勘探、开发、运输、加工、储备、贸易、化工和消费等一系列问题的综合分析,回答其带有全局性、整体性、长期性的方针、政策、策略和规划等,以满足国民经济发展对油气的需求,保证石油供应安全。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油气发展战略的研究工作,先后组织开展了油气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和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的编制,成立了院能源领导小组和院能源办公室,提出了能源领域开展研究的工作要点,为系统、科学和适时开展我国油气发展战略研究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国内外油气现状

(一)我国油气现状

我国油气总的特点是总量丰富,质量一般,分布不均,人均不足,油气比接近。据初步评价结果表明,全国石油、天然气可总量超过200亿吨和20万亿立方米,其探明程度分别为33%和13%。截至2004年年底,石油累计探明可储量67.34亿吨,其中剩余可储量24.46亿吨,居世界第11位;天然气累计探明可储量2.76万亿立方米,其中剩余可储量2.37万亿立方米,居世界第14位。

全国25个省、市、自治区和海域共发现油气田616个,先后建成大庆、胜利等47个油气生产基地。1950年原油年产量仅有12万吨;1963年大庆油田开发,1965年实现国内原油自给;18年原油年产量突破1亿吨;1993年再次成为石油净进口国;2004年生产原油1.75亿吨,生产天然气408亿立方米。到2004年,全国累计生产原油43亿吨,累计生产天然气0.61万亿立方米。

油气勘探投资逐年增加。1992年以来,全国油气勘查总投资每年都在100亿元以上,1995年达157亿元,2000年为200亿元,2004年为250多亿元。油气对外合作取得丰硕成果。1982年以来,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共开展了四轮海上油气对外合作区块招标和不同形式的双边谈判,与18个国家和地区的70家外国石油公司签订了180个石油合同,引进勘探开发资金100多亿美元。中国陆上石油工业对外开放始于1985年,累计吸引外资约20亿美元。3大石油公司在国际上的竞争力不断增强,在美国《财富》杂志2001年全球500强排名中:中国石油81位,营业收入414.99亿美元;中国石化86位,营业收入403.88亿美元。中国石油利润居23位,50.21亿美元,是亚洲最赚钱的公司之一,也是发展中国家最赚钱的公司之一。

表1 美国《财富》杂志2000年以来全球500强排名

(二)世界油气现状

世界油气总的特点是油气总量丰富,潜力巨大,分布不均,海域勘探程度低于陆域,油气比接近。随着人类对地下石油认识能力的提高,世界油气总量的评价结果将会不断升高。其中中东地区的石油探明剩余储量为999亿吨,约占世界61.7%左右。中东天然气剩余探明可储量为72.83万亿立方米,约占世界的40.6%左右。根据BP公司资料,截至2004年年底,世界石油探明剩余可储量1619.0亿吨,天然气剩余探明可储量179.53万亿立方米。2004年世界原油产量38.68亿吨,天然气产量2.69万亿立方米,目前世界石油和天然气储别约为40.5和66.7

上世纪90年代开始,拉美、西非、中东地区的非欧佩克国家以及中国的原油产量份额逐步增长。同时,非欧佩克国家已探明的储量稳定增加,目前非洲特别是几内亚湾地区存在巨大的潜力。近年,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对非洲石油投资不断增加,非洲成为世界能源市场的又一个竞争高地,已引起世界广泛关注。非洲石油储量占世界总储量的9.4%。同时,非洲石油产量、出口量较前10年也有大幅度上升。

目前,世界正处在天然气取代石油而成为世界首要能源的过渡时期。国际能源界普遍认为,今后世界天然气产量和消费量将会以较高的速度增长,2020年以后世界天然气产量将要超过煤炭和石油,成为世界最主要的能源,21世纪将是天然气的世纪。同时,未来石油需求将呈现稳定增长态势。世界中长期油价将在波动中逐步有所上升。造成国际油价上涨的主要原因,第一是全球经济复苏,拉动石油需求增长;第二是大国操纵并利用油价制约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速度;第三是投机因素影响,大量游资转向石油期货市场,投机炒作加剧,造成油价居高不下;第四是突发因素影响。需要说明的是最近国外有些机构散布“中国石油威胁论”,认为国际油价飙升主要是由于中国石油需求增长过快而引起的。事实上,虽然近两年我国石油消费增长比较快,石油净进口量逐年加大(2003年进口石油00万吨,2004年增加到1.5亿吨左右),但仅占同期全球石油出口总量的4%~5%。现在全球一年石油出口贸易总量23亿吨,其中美国去年进口石油6.1亿吨,占全球石油出口总量的26.5%。因此说,在世界石油市场上,不存在中国石油威胁论的观点。总之,今后20年世界石油和天然气供给增长因素明显多于需求增长因素,总体上能够满足市场需求。

二、世界各国石油战略特点

未来十几年,在可替代能源未出现时,仍依赖常规能源。鉴于能源的勘探开发状况,预计2015年以后,世界各国对常规能源的争夺将更加激烈。为此,各国都从长期战略出发,根据本国的经济社会状况和能源储备、能耗效率、未来能源需求预测、环境条件制约等因素综合制定了本国的能源战略。纵观全球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能源战略,主要有以下特点。

(一)发达国家的能源战略

(1)积极开拓海外市场。如美国,能源消费占世界能耗的24.8%,故从战略上考虑,大力发展海外,近年来对亚非地区能源投资额高达280亿美元;日本进口能源占能耗的95%,也积极开展能源外交,欲将西伯利亚建成其能源供应基地。

(2)促进国内的开发和利用。如美国,视国际石油市场价格,适当促进国内原油勘探和开发,提高原油产量,减少对进口原油的依赖;欧盟在积极保障境内能源供应稳定安全,能源生产消费适应环保要求,仅有煤炭的德国则积极发展核电,降低能源的进口。

(3)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发展清洁燃料,实行“碳税”政策,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如美国有《清洁燃料》;德国实行地下煤气化和煤的液化;英国煤液混合物燃烧;丹麦煤灰利用;国际能源组织(IEA)的温室气体捕获、贮存和利用等。

(4)开发利用替代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美国以天然气代替汽油;丹麦发展风力;英国的核燃料循环技术;挪威水力发电的高效能源系统等。

(5)增加战略储备。第一次能源危机后,美国开始建立战略石油储备,最初为1亿吨,1993年扩大储备量34000万吨。

(二)发展中国家能源战略

(1)加强国内能源的勘探和开发。

(2)加大对能源产业的资金投入,加强能源利用研究。

(3)大力开展节能活动,用经济手段促进能效的提高。

(4)吸收引进更多的资金、技术和设备,加强国际交流和合作。

(5)开发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尽快完成可再生能源替代常规能源的进程。

(6)取积极而谨慎的态度履行国际公约,既要保护环境,又要发展经济,逐步缩短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力争在平等的地位上共同发展。

(7)加大教育方面的投资,加强环境与能源的宣传教育,促进节能与新能源开发。

发展中国家在未来的几十年间,主要仍将依赖煤炭、石油、天然气等矿物燃料以及薪柴、农作物秸秆、动物烘干粪便等非商业燃料。据预测,未来20年,经合组织之外新兴市场经济国家地区将占全球能耗增长的69%。为此,发展中国家从现在起每年需投入500亿美元发展能源。发展中国家既要尽量利用有限的资金发展本国经济,同时又要高度重视经济发展对环境造成的影响,在发展中寻求环境问题的解决。

三、我国油气发展战略的基本思路

(一)总体思路

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快速的发展,在我国能源供应和安全总体战略指导下,紧紧抓住和充分利用21世纪头20年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加快我国石油和天然气的发展。石油、天然气应坚持开发和节约并重的发展方向,沿着可持续发展和新型工业化的道路,面向全球,充分开拓和利用国内外两个市场、两种,优化配置和灵活配置石油、天然气,积极调整和改善我国的能源结构,不断提高石油、天然气供应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建立石油、天然气安全保障应急体系,为保护环境和生态,为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为国家的经济安全创造必需的条件,提供必要的保证。

(二)基本方针

坚持国内外两条腿走路的方针和石油、天然气并举的方针。国内外两条腿走路的方针是既要加强国内石油、天然气的勘探、开发,又要加快“走出去”的步伐,建立境外石油、天然气生产供应基地,发展多种形式的石油、天然气贸易,实现油气来源多源化、进口方式多样化、进口品种多元化。

石油、天然气并举的方针是在加强石油发展的同时,大力发展天然气。既要加快天然气的勘探,又要加快天然气的开发;既要加快天然气管道等基础设施建设,又要积极开拓天然气利用市场;努力把天然气产业链培育成一个独立的能源支柱产业。

要深化石油、天然气行业的改革,规范市场行为,引入竞争机制,创造平等的竞争环境和条件,形成并完善我国统一、开放、有序的石油、天然气市场,实现与国际石油市场的接轨。

总的来讲,实现我国油气的可持续发展应抓住“三个关键点”和“三个突破口”。

三个关键点:一是增加国内供给。我国探明油气总量丰富,探明程度低。要加强油气地质理论研究,加大油气的勘探投入,提高勘探开发技术水平。要继续深化东部老油田勘探,加速中西部和海域油气勘探部署,积极促进天然气快速开发,不断加强油气开发利用和管理,增加供给总量。同时,鼓励开发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和非常规替代。二是深化国际合作。我国油气供需矛盾突出,长期依赖进口已成定局。要积极开展国际油气合作,通过各种合作投资途径,参与境外油气勘探开发,逐步增加海外份额油,并稳步开放下游市场,实行进口多源化和多元化,有效降低进口风险,达到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的目的。三是积极引导消费。我国石油保障程度逐年下降,对外依存度逐年上升,有效引导消费迫在眉睫。要通过优化消费结构,合理引导消费方式,鼓励消费能源节约型产品,逐步形成节约型的消费方式。要尽快开征燃油税,建立原油、成品油期货市场,实现原油、成品油滞后价格向实时价格转变。

三个突破口:一是安全获得境外油气。国内油气产量增长空间有限,消费需求的满足主要取决于进口的安全性和可能性。要下大力气建立稳定的油气进口基地,用快捷、安全和经济的运输方式。同时,应取多种形式获得原油、成品油和石油制品,把油气进口安全的各种风险降低到最小程度。二是积极调整能源产业结构。大力调整能源产业结构是减缓我国油气进口长期增长势头的重要举措。目前,世界能源消费已完成了由煤炭向石油的转换,正在朝着高效、清洁、低碳或无碳的天然气、核能、太阳能、风能方向发展。但是,我国煤炭、石油、天然气等能源的特点,决定了我国一次能源仍将以煤炭为主。因此,建议适当增加核能和可再生能源的比例,大力开发水能、太阳能、风能和其他可再生能源。同时,积极推进能源生产的多元化,多渠道、多层次开发和利用。三是将节能列入基本国策。节约能源,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得到充分发挥的路子,是坚持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节能必须纳入基本国策,节能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四、我国油气发展战略

(一)战略目标

1.油气比1:1的目标

我国天然气丰富,加快发展天然气工业,实现油气比1:1,改善和调整能源结构,充分利用洁净能源,进一步改善我国的环境。

2.石油持续稳产20年的目标

2004年,我国原油产量为1.75亿吨,在今后20年,原油产量能持续稳产在1.8亿吨/年。

3.走出去的目标

2004年,我国3大油公司的海外份额油为2000多万吨,用10年的时间,境外份额油争取达到1.8~2.0亿吨。

4.发展海洋石油勘探的目标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能源需求缺口越来越大。陆上能源的开趋于饱和,于是海洋油气能源的探索成为人类寻求新能源发展的必然选择。专家认为,海洋储藏了全球超过70%的油气,加快海洋油气的开发已势在必行,这是一个强国目标,用5~10年的时间,使我国成为世界海洋石油勘探强国。

5.降低能耗目标,节约用油

我国的能源利用效率目前仅为33%,比发达国家落后20年,相差10个百分点。能源消费强度大大高于发达国家及世界平均水平,约为美国的3倍,日本的7.2倍。我国的单位产值能耗是世界上最高的国家之一。

我国能源探明储量中,煤炭占94%,石油占5.4%,天然气占0.6%。这种“富煤贫油少气”的能源特点,决定了我国能源生产与消费以煤为主的格局将长期难以改变。随着《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国签订的《京都议定书》在今年2月16日正式生效,必将对我国的能源结构产生一定的冲击,节约用油和开征燃油税需加快步伐,尽快缩短与发达国家的差距。

(二)我国油气发展战略

1.陆上石油勘探开发战略

坚持“深勘东部、加强西部、开拓新区”方针,促进陆上石油勘探开发工作的新局面。

依靠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开展东部老油区新层系、新领域的勘探,增加后备储量,继续将松辽盆地、渤海湾盆地及其盆地作为主攻方向,将新层系和隐蔽油气藏作为勘探重点对象,重视华北前第三系和东北中新生代断陷盆地群石油评价工作。不断创新工艺,提高收率,增加最终可储量,减缓东部产量递减。

建立全国油气定期评价制度,实现油气的5年周期性评价和重点地区的随时评价,通过定期评价和重点评价,提供权威的油气数据。

以寻找经济储量为目标,以松辽、渤海湾、鄂尔多斯、准噶尔、塔里木、四川和柴达木等大盆地为勘探主战场,进一步加强油气勘探工作,不断增加探明储量。推进勘探开发一体化,加快新区产能建设,强化老油田综合治理,降低生产成本,开发难动用储量,开发边际油藏,充分利用。

2.海域油气勘探开发战略

要坚持自营开与对外合作并举,进一步提升海域油气的战略地位,使海域成为我国增储上产的重点区域,大力提高海域油气的比重,全面开创海域油气勘探开发新局面。

加强海域基础调查评价工作,为海域划界提供基础依据;通过政治、外交和军事手段,取灵活的合作政策,吸引外国石油公司,促进南海南部、黄海和东海的勘探开发,维护国家海洋权益。

整合现有力量,打造一支独立、有规模、技术先进的海洋石油勘探开发作业队伍,为开展我国领海的勘探开发创造条件,为全球开发海洋油气奠定施工作业能力的基础。

渤海要坚持勘探开发并举,进一步扩大已有勘探成果,加快蓬莱19—3等油气田开发建设,加强伴生天然气回收利用,使渤海成为我国重要的油气接替区。黄海要进一步加强调查勘探,努力发现商业性油气田。东海要加大勘探工作力度,加快对外合作步伐,加强春晓气田群的开发利用,用多种形式进行台西盆地和台西南盆地的勘探,稳步增加油气产量。南海要加大珠江口盆地、琼东南盆地、北部湾盆地边际油田和莺歌海盆地的勘探力度,扩大勘探范围和程度,增加油气储备,重点开发建设北部湾油田、东方1-1气田。促进海域深水和争议海域油气勘探,充分利用东盟与中、日、韩的合作机制,寻找切实可行的途径和办法,加强南海南部海域油气勘探,切实维护我国海洋权益。

3.发展天然气战略

立足鄂尔多斯、塔里木、四川、柴达木、琼东南、莺歌海、东海7大盆地,以寻找大型气田为目标,培育竞争性勘探市场,切实加强国内天然气勘探工作,为天然气工业发展提供保障。

加快投资体制改革,简化审批程序,放宽审批权限,实现国家授权经营、项目备案制度。形成与项目备案制度相协调的外汇匹配制度和投融资制度。完善工资分配管理制度,继续分离企业社会职能,分流企业富余人员,为石油企业国际化经营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打造主业突出、核心竞争力强、运作规范、富有活力的国际化大企业集团。

以市场为导向,以提高供应稳定性和灵活性,实现输配网络化为目标,加紧推进俄气南下、哈气东输的管网论证和建设。加大对天然气管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和扶持,完成西气东输和沿海天然气管网建设,构筑全国性基干管道网络。引进LNG技术,开发小型边际气田,发展LNG运输。

充分利用市场机制,加快天然气市场开拓,打破垄断,促进天然气下游竞争性市场发育,鼓励天然气消费,促进竞争,开放市场,总量调控,加强监管,实现天然气工业的快速发展。

4.国际合作战略

坚持互惠、互利、互换、互补原则,针对不同情况,取灵活方式,利用符合游戏规则的办法,加强对的控制。俄罗斯、中亚国家以经贸——交换关系为主,中东国家以市场——交换关系为主,非洲国家则以投资——交换关系为主。正确处理油气“走出去”和整个石油工业“走出去”的辩证关系,依托油气“走出去”,促进其他行业产品、技术、装备和劳务走出去。

一是尽快建立我国石油工业开展国际合作贸易的法律法规体系,保障我国石油工业开展国际合作战略的顺利实施;二是建立国家海外石油风险勘探基金,由参与承担一部分勘探风险,改善融、投资机制;三是提高办事效率和之间的协调;四是对参与境外石油、天然气投资的企业实行资格审核制;五是积极参加国际石油、天然气方面的交流与合作;六是鼓励国家石油公司海外份额油优先返销国内;七是综合利用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手段,为我国扩大利用国际石油创造良好的国际环境。

5.安全供应战略

实行境外油气进口渠道多元化和贸易方式多样化战略,扩大进口国别选择范围,通过参与现货、期货、产权等多层次的国际市场竞争,通过大量、反复交易去主动影响价格,学会驾驭市场和掌握市场的主动权,积极利用周边国家的炼油能力并进口成品油。通过市场购、市场换和合作开发,最大限度地利用国外油气。

以构建多元化石油运输体系为目标,加快建设我国油轮队伍。国家可以对中国远洋运输总公司、中国海上运输总公司以及招商集团的油轮船队运力资产进行整合,并对油轮船队建设所涉及的金融、海关、税务等方面给予支持。国家也可以考虑由货主、船东以及港口三方投资组成大型油轮船队。

6.石油储备战略

石油储备是稳定供求关系、应对突发、保障国家经济安全的重要手段。建立以国家储备为主,企业储备为辅的战略储备结构,合理布局、因地制宜选择石油、油(田)井、石油储备以及技术储备方式,形成布局合理、管理集中、调度统一、反应迅速的石油战略储备体系。

国家制定油气战略储备管理法律法规,设立石油战略储备建设专项资金,明确储备种类和指标、经济政策和动用规则,安排储备专项预算和年度储备,确定收储、动储方案,组织并监督实施。国家还应以法律形式规定并以优惠政策鼓励石油企业在正常的周转库存外,建立和增加商业储备,作为战略性石油储备的重要补充,在国家统一管理和集中调控下,由企业自行安排。

储备目标为2005年达到1600万立方米,2010年达到4400万立方米,相当于2010年进口90天的储备量。

7.节油增效战略

我国人口众多,石油、天然气等优质能源匮乏。节约油气是加快我国能源结构调整,促进能源结构优化的重要措施,也是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增强国际竞争力,应对加入WTO挑战的现实选择。

加大节油力度,制定节油规划,贯彻落实节能法,建立全国性节油监控网络;优化产业结构,提高石油利用效率,建立节油型经济体系;建立和完善节能技术服务体系,培育和规范节能技术市场;综合运用经济、行政、法律等手段抑制不合理的石油消费。

大力促进交通运输业的节油,抓紧燃料油节约和替代技术的开发,在电力、石化、冶金、建材、化工等5大重点行业创办示范工程,实施“气代油、煤代油”项目,力争到2020年,工业节油的五大重点行业形成节约和替代石油能力4500万吨。

作者简介

[1]车长波,国土部油气战略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员。

[2]丁锋,国土部油气战略研究中心办公室副主任,助理研究员,在读博士。

 首先,供求关系的影响无疑是影响石油价格的因素之一,而石油供求关系又受到石油产量、库存和石油储量的综合影响。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全球石油的探明储量在不断攀升,所以在短期内石油储量问题将不会成为国际社会主要担心的问题。不过由于石油是一种不可再生的,因此世界石油的产量不可能因为储量充足而无限制的开,石油开量的上升趋势料将在 2015年前就会达到顶峰。

目前影响石油价格的因素还包括了替代能源的开发上目前由于石油价格的不断上升,以及石油的不可再生性,已经使得各国意识到了巨大的危机。因此世界各国正在加快对石油替代产品的研发,希望早日摆脱经济发展对石油的过度依赖。

除了供求关系影响石油价格的因素之外,世界范围内一些突发的重大正字时间也会对石油价格产生巨大的影响。因为石油不但是一种重要的能源物资,更是各国的战略储备物资,一旦国家安全受到威胁,战争的进行需要大量的石油能源的支撑,否则即使有再先进的武器也难以避免被兵临城下的困境。

而国际大额资金的流动对也是影响石油价格的一个主要因素,目前石油价格市场的特征显示为期货市场影响增强,这也导致了当下期货市场石油价格想现货石油市场传导的现状,在大量资金涌入或撤出石油市场的时候,石油价格难免会出现不符合常理的波动。

最后一个影响石油价格的因素是汇率的变动上,因为石油做为大宗商品的一员,其主要还是以美元做为计价单位。美元和世界主要货币之间的汇价变动对石油价格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如果美元指数走低,必将使得以美元计价的石油价格上升,反之美元指数走高的话,国际石油价格将面临承压下行。

说了这么多影响石油价格的因素,其实还并不能完全解释出石油价格的变动机制,因为除了上述的因素之外,石油价格往往还会受到气候因素,利率变动等一系列因素综合作用的影响,不过石油做为各国重点关注的储备,它的一举一动都必将牵扯着各国经济的变动,在石油替代产品成熟问世之前,石油市场都将成为各国的兵家必争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