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现货铜的价格跟什么有关

2.下周铜价会涨还是跌

原油价格上涨铜价上涨_原油价格上涨铜价上涨的原因

大宗购,顾名思义,是指那些具备商品属性并主要用于工农业生产与消费的大批量买卖物品。这类商品一旦进入流通领域,其交易并不针对零售环节,而是直接服务于生产和消费过程中的需求。

在金融投资的范畴内,大宗商品特指诸如原油、金属(如铜、铝)、钢铁、农产品(如粮食、棉花)、铁矿石和煤炭等具有同质性、可交易性质,并作为工业基础原材料的商品。它们被划分为三个主要类别:能源商品,基础原材料,以及农产品类别。

大宗购的交易策略中,期货和期权等金融工具被广泛应用。这些工具不仅有助于价格的发现,还能帮助参与者管理价格波动带来的风险。因为大宗商品往往处于经济链的上游,其价格变动会对下游行业产生显著影响。例如,铜价上涨会推高电子、建筑和电力行业的成本,而石油价格的上涨则可能通过化工产品价格的上涨,波及到能源供应和替代能源的市场动态。

因此,对于投资者特别是那些在相关行业有投资的投资者来说,密切关注大宗商品的供求状况和价格变动是极其重要的。这些信息可以直接影响到企业的运营成本和经济的整体稳定性。

现货铜的价格跟什么有关

铜期货价格主要受以下八大因素影响:

1、供需关系

根据微观经济学原理,当某一商品出现供大于求时,其价格下跌,反之则上扬。同时价格反过来又会影响供求,即当价格上涨时,供应会增加而需求减少,反之,就会出现需求上升而供给减少。这一基本原理充分反映了价格和供需之间的内在关系。

通常情况下,开展铜期货交易的期货库存变化是观察铜供需关系变化的重要参考指标。其库存变化对市场较有影响力的期货交易主要有:上海期货(SHFE)、伦敦金属(LME)和纽约商品(COMEX)。

2、宏观经济

铜是重要的工业基础原材料,其需求变化与经济增长密切相关。经济增长时,铜需求增加,从而带动铜价上升,经济萧条时,铜需求萎缩,从而促使铜价下跌。

通常情况下,市场会将经济增长率和工业生产增长率(增加值)及相关货币和产业政策作为宏观经济形势变化的重要分析依据。

3、基金的交易方向

基金业的历史虽然很长,但直到20 世纪90 年代才得到蓬勃的发展,与此同时,基金参与商品期货交易的程度也大幅度提高。从十年的铜市场演变来看,基金在诸多的大行情中都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基金有大有小,操作手法也相差很大。一般而言,基金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宏观基金(Macrofund),如套利基金,它们的规模较大,少则几十亿美元,多则上百亿美元,主要进行战略性长线投资。另一类是短线基金,这是由CTA(Commodity Trading Advisors)所管理的基金,规模较小,一般在几千万美元左右,靠技术分析进行短线操作,所以又称技术性基金。

从COMEX 的铜价与非商业性头寸(普遍被认为是基金的投机头寸)变化来看,铜价的涨跌与基金的头寸之间有非常好的相关性。而且由于基金对宏观基本面的理解更为深刻并具有“先知先觉”,所以了解基金的动向也是把握行情的关键。从近几年尤其是2005 年以来铜价的走势看,基金是铜价快速大幅上涨的巨大动力。

4、相关商品如石油的价格波动也会对铜价产生影响

原油和铜都是国际性的重要工业原材料,它们需求的旺盛与否最能反映经济的好坏,所以从长期看,油价和铜价的高低与经济发展的快慢有较好的相关性。正因为原油和铜都与宏观经济密切相关,因此就出现了铜价与油价一定程度上的正相关性。但这只是趋势上的一致,短期看,原油价格与铜价的正相关性并不十分突出。

5、用铜行业发展趋势的变化

消费是影响铜价的直接因素,而用铜行业的发展则是影响消费的重要因素。例如,20 世纪90年代后,发达国家在建筑行业中管道用铜增幅巨大,建筑业成为铜消费最大的行业,从而促进了90 年代中期国际铜价的上升,美国的住房开工率也成了影响铜价的因素之一。2003 年以来,中国房地产、电力的发展极大地促进了铜消费的增长,从而成为支撑铜价的因素之一。在汽车行业,制造商正在倡导用铝代替铜以降低车重从而减少该行业的用铜量。此外,随着科技的日新月异,铜的应用范围在不断拓宽,铜在医学、生物、超导及环保等领域已开始发挥作用。 IBM 公司已用铜代替硅芯片中的铝,这标志着铜在半导体技术应用方面的突破。这些变化将不同程度地影响铜的消费。

6、汇率波动

铜是一种流动性极强的商品,而在国际贸易中,通常情况下,以美元计价,非美元国家的本币对美元汇率的变化将直接影响到铜贸易的成本与利润,并进而因贸易活动的变化而导致供需关系的改变,致使铜价因此出现波动。

7、进、出口关税

进出口政策,尤其是关税政策是通过调整商品的进出口成本从而控制商品的进出口量来平衡国内供求状况的重要手段。根据海关总署《2012年关税实施方案》,高纯阴极铜进口执行零关税优惠税率,高纯阴极铜出口名义税率为10%。 2013年关税实施方案中自2013年1月1日起,增列99.9999%高纯铜税目,取消原定5%的出口暂定税率。

8、铜的生产成本

生产成本是衡量商品价格水平的基础,当铜价长期低于铜的生产成本时,往往会导致铜、矿山、冶炼企业大幅减产,从而改变市场的供需关系,致使铜价出现较大波动。

西方国家火法炼铜平均综合现金成本约为70-75美分/磅,湿法炼铜平均成本约45美分/磅。湿法炼铜的产量约占总产量的20%。国内生产成本计算与国际上有所不同。

下周铜价会涨还是跌

 影响铜现货价格的因素:

1、铜的供需关系

根据供需原理,当铜的供给大于需求时,铜价下跌,反之则上涨。表现铜的供需关系的一个最重要指标就是铜的库存,交易者不可不重视。

2、全球宏观经济

铜是重要的原材料,其需求量与全球经济情况息息相关。简单来讲,当经济景气时,铜需求增加,从而带动铜价上升。

3、主要产铜国与消费国的政策

长期以来,由于我国是个铜不足的用铜大国,因而在进出口方面一直取"宽进严出"的政策,铜及铜制品的平均出口税率远大于进口税率。近两年随着国内铜供求的基本平衡,国家逐步降低出口关税,铜基本可以自由进出口。

4、铜相关产业发展趋势的变化

总之,影响现货铜价格的因素还有很多,但是基本上都可以归类为两个主要因素:一是宏观经济状况,二是供需关系。无论是库存、利率,还是原油价格、汇率变化等引起的铜价变化,都可以被划分到这两个方面之内。

除此之外,金融市场对于铜的炒作和衍生品的需求越来越浓,这也很有可能成为另一个影响未来铜现货价格的重要因素。

6月,铜价先跌后震荡。由于对美联储宽松政策转向和美元大幅反弹的担忧,在达到67000元/吨支撑位后窄幅震荡。近期美元指数反弹乏力,原油继续上涨,市场情绪乐观,铜价趋于再次上涨。看后市,外部环境相对平静,市场会在通胀上行和宽松政策预期退出之间徘徊。中国和美国的制造业正显示出见顶的迹象。基本面上,三季度铜矿供应将有所恢复,精铜产量在利润刺激下将有所增加,需求端无明显增长,铜价上行面临更多阻碍。

逐步恢复供应。

截至7月2日,中国铜冶炼厂加工费TC上涨至44.5美元/干吨,4月初最低达到28.5美元/干吨,之后开始逐步上涨。此前,CSPT集团将今年第三季度现货铜精矿购价格敲定为55美元/吨,暗示铜精矿紧张格局将有所缓解。随着疫苗的普及和海外供应从疫情中恢复,2021年新增铜矿产能的释放将在下半年逐步体现。今年上半年,年处理能力380万吨的紫金矿业卡莫阿-卡库拉铜矿一期工程第一序列于5月25日正式投产铜精矿。秘鲁的Mina justa也已开始全面生产;格拉斯伯格矿山的地下产量继续增加,斯彭斯二期的产量也在第二季度稳步增长。仍需警惕的是,产铜大国智利和秘鲁的政治风险,以及当局对矿业的态度将影响矿企的资本支出决策。

5月,铜矿石及精矿进口量194.46万吨,环比微增1.21%,同比增长15%;1-5月累计进口量982.75万吨,累计同比增长6.3%。近年来进口量处于较高水平。5月份,废铜进口量为13.94万吨,环比下降16.9%,是去年同期的近两倍;其中,来自马来西亚的进口约占18%。6月27日,马来西亚宣布再次延长全面封锁,没有设定明确的封锁期限,导致国内二次铜供应预期偏紧。

5月份,精铜产量86.6万吨,同比增长10.2%;1-5月累计产量424.4万吨,累计同比增长14.1%。7月冶炼厂检修较少,加工费上涨,利润尚可,精铜产量有望增加。库存方面,截至7月2日,上期所铜库存降至14.25万吨,7月6日仓单为8.9万吨。6月中下旬,LME铜库存迅速上升,近期维持在21万吨左右。整体库存处于相对适中的水平。LME 0-3月现货贴水约为25美元/吨。

需求没有明显增加

5月份,铜材产量183.8万吨,同比下降10.3%;1-5月累计产量820.6万吨,累计同比增速降至3.5%。SMM调查显示,6月份电线电缆企业开工率为83.94%,环比上升2.75%,同比下降19.33%。终端消费两极分化,预计7月开工率83.09%。空调生产进入淡季。5月份产量2205.8万台,出口量710.3万台。出口量处于近年同期较高水平。5月份汽车产销同比略有下降,新能源汽车继续保持较快增长。

国家铜铝锌倾销的消息已经落地,开始竞价。截至目前,铜最高成交价为浙江67695元/吨,河南67623元/吨,安徽(含山县)67718元/吨,上海67100元/吨。低于发稿时300元/吨的盘价,首批储备2万吨,影响相对有限。金融情绪方面,截至6月29日,COMEX1#铜投机性多头持仓暂时止跌,空头持仓连续两周减少,即随着前期铜价下跌,累积的多头风险得到释放,主动做空意愿不强。

综上所述,7月宏观层面相对平静,市场会在资产上行和宽松货币政策逐步退出之间摇摆,没有明显的利弊。全球制造业增长出现见顶迹象,令人担忧铜价反弹。供给端逐渐转向宽松,而需求并没有明显增加。就目前而言,铜价不存在再次大幅上涨的基础。